回顾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传奇人生!曾三度问鼎中国内地首富,42岁才迎事业转折
2月25日,娃哈哈发布讣告,娃哈哈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宗庆后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,享年79岁。
42岁才迎来事业转折 ,从无到有打造娃哈哈
公开资料显示,1945年10月12日,宗庆后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东大街,共有兄妹五人。
1963年,为了减轻家庭负担,初中毕业的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,在海滩上挖盐、晒盐、挑盐;几年后辗转于绍兴一个茶场,种茶、割稻、烧窑。在农村,他一待就是15年。
1978年,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,到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,十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,依然郁郁不得志。直到42岁,他的事业才迎来了转折点。
1987年,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接手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,靠代销汽水、棒冰、文具、纸张一分一厘赚钱起家。当年7月,宗庆后以花粉销货款和5万元银行贷款作为原始资金,筹建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(后更名为“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”),为杭州保灵公司代加工花粉口服液。
同时,宗庆后发现儿童食欲不振、营养不良的情况很普遍,但市场上却没有专为儿童生产的营养液。1988年,在朱寿民教授指导下,娃哈哈开发出第一款专供儿童饮用的营养品。
△图/娃哈哈官网
当时,宗庆后只有10万元流动资金,但面对杭州两家电视台开出21万元的广告费,他面不改色地签下广告合同。结果,“喝了娃哈哈,吃饭就是香”的广告传遍全国,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迅速走红,订单剧增。1990年的销售收入超过9800万元。
“小鱼吃大鱼”的娃哈哈,曾陷入“达娃之争”
在娃哈哈成长为千亿商业帝国的过程中,有两个反复被人提及的故事。
一个叫“小鱼吃大鱼”。1991年,还是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厂长的宗庆后,想要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。杭州罐头食品厂是当地的国营大厂,有着2000多名员工,即便面临销售困难和负债严重等危机,但规模相比100多人娃哈哈营养食品厂要大得多,当时的舆论都认为宗庆后不自量力。
最终,宗庆后豪掷8000万元收购罐头食品厂,不但把全厂2000多员工和500多退休人员全部接收,还帮厂子把债给还了。同时,他大刀阔斧搞改革,只用了三个月就让罐头厂扭亏为盈,并主导开发了果奶等新产品,顺势转入饮料领域。到1992年,娃哈哈营收就达到4亿元,利润高达7000万元。两年之后,宗庆后组建涪陵娃哈哈,开始向全国进军,逐渐成为行业龙头。
另一个被称为“达娃之争”。1996年,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,引进外资4300万美元,共同组建5家合资公司。具体来说,娃哈哈出厂房、设备、土地,而达能则投资现金。1996年,娃哈哈与达能签署商标转让协议,中方要使用娃哈哈商标,须经合资公司董事会通过。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靠着精准的营销策略和不错的产品力,娃哈哈迅速发展壮大,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,娃哈哈纯净水、AD钙奶、爽歪歪等一批产品在市场上颇有口碑。
到2006年,达能想以40亿元的价格,强行收购娃哈哈,但遭到宗庆后拒绝。收购不成功的达能,先后在瑞典、美国、中国等地,跟娃哈哈对簿公堂,指控后者违约和欺诈。为此,娃哈哈聘请国内外顶级法律团队,围绕“谁滥用了娃哈哈商标”和“谁在搞同业竞争”两个核心问题,跟达能对垒。最终,在中外法院和仲裁机构的裁决中,娃哈哈获得全面胜利。2009年9月,在中法两国高层协调下,“达娃之争”以和解结束,达能同意将合资公司51%的股份,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。
经此一役,宗庆后保住了娃哈哈的品牌,也吸取了与外资合作的教训。他曾回顾这场争端后提出了两条心得:第一,要依法经营,要遵守契约精神,签了的合同就应该执行。第二,有理也不用怕,被人家欺负也要斗争。
曾三度问鼎中国内地首富,“财富不过是个数字”
公开资料显示,宗庆后曾在2010年、2012年、2013年,四年间三次问鼎内地富豪榜首富宝座。